2025年10月29日,6776永利集团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“人才培养总目标大讨论”,围绕学校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培养定位,聚焦商科教育如何对接数智时代需求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,各系教师深入研讨、凝聚共识,最终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建议与6776永利集团特色育人定位,为学院乃至学校后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划定清晰路径。
图16776永利集团全体教职工展开人才培养目标大讨论
锚定方向——讨论背后的分歧与共识
此次大讨论以学校提出的四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为核心,各系结合财务管理、金融、国际贸易、工商管理等专业特色,展开了兼具思辨性与实践性的探讨,既存在对“人才定位侧重”的理性分歧,更在“商科育人核心方向”上达成高度共识。
图2学院教师积极建言献策
一方面,财务管理系、金融系及投资系多数教师倾向方案一“文理融通+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,认为“文理融通”契合数智时代复合型人才需求,“高素质”兼顾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,更利于学生长远发展;另一方面,国际贸易系、工商管理系及部分投资系教师则支持方案四“文理融通+应用型专门人才”,提出“专门人才”更聚焦岗位能力,“高素质”定义较抽象,“专门化”更易落地评估、对接产业。
达成共识——勾勒商科育人核心蓝图
尽管表述侧重不同,各系却在四大方向上形成高度一致。
其一,“文理融通”是核心理念。教师们普遍认为,数智时代的商科人才不能“偏科”:需将人文社科的批判性思维、逻辑分析,与理科的数据分析、编程技术深度融合,才能应对复杂商业问题。例如金融科技专业计划将“商业伦理”与“区块链技术”同设课程模块,让学生既懂技术又明价值。
其二,“数智赋能”是共同方向。从金融科技系的“大数据、区块链、AI三技赋能”,到财务管理系的“智慧财税”,再到国贸系的“智慧供应链”,各专业均明确将前沿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建设重点。“培养能驾驭数据的商科人才,而不是只会用公式的计算器”,成为各系教师的共同心声。
其三,“产教融合”是实践路径。为解决学生“懂技术不懂场景、会理论不会实操”的痛点,各系一致提出深化校企协同:共建数智化实验室、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与数据、推行“学校导师+企业导师”双导师制、搭建“基础实践-专业实训-岗位实习”三级平台,实现“从课堂到岗位”的无缝衔接。
其四,“创新+合规”是价值底线。在强化创新思维、创业能力培养的同时,各专业均计划融入数据隐私保护、算法伦理、金融监管等内容。“既要鼓励学生敢创新,更要教会他们守规矩”,成为6776永利集团塑造人才品格的重要准则。

图3各系教师展开热烈讨论
培养目标——优选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
基于各系讨论成果,6776永利集团向学校建议:将方案一“培养文理融通、专业扎实、能力过硬、创新突出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。
这一建议的提出,源于三大核心考量:
一是格局更具前瞻性。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不仅强调实践能力,更涵盖综合素养、职业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潜力——培养的不是单一“技术员”,而是能适应产业变革、具备管理潜能与社会责任感的后备力量,契合本科院校的育人高度,也为各二级学院特色化培养预留空间。
二是凝聚最广泛共识。尽管对“专门化”与“高素质”存在讨论,但“文理融通、专业扎实、能力过硬、创新突出”十六字核心素养获得压倒性支持,方案一完整包含这一内核,是校内民主决策的成果,能减少后续落实中的争议,凝聚师生合力。
三是精准对接时代需求。在高等教育同质化竞争中,“高素质+应用型”的定位能塑造学校差异化优势:既回应企业“上手快”的现实需求,又满足其对人才“后劲足”的长期期待,同时契合国家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战略导向,让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。
明确特色——打造“数智化商科人才”培养体系
在学校总目标框架下,6776永利集团进一步明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:培养文理融通、数智赋能,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,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。
这一定位既“上承学校战略”,完整继承“文理融通、能力过硬”等核心要求;又“下显学院特色”——将“专业扎实”深化为“数智赋能”,精准概括所有商科专业的共同时代特征,彰显以数字技术驱动商科教育改革的决心。
“未来,我们会围绕这一定位,把‘数智化’‘实践性’贯穿教学全程。”6776永利集团负责人介绍,后续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:一是升级课程体系,在所有专业核心课中嵌入数字技术模块;二是深化校企合作,联合区域内龙头企业开发“场景化”教学项目;三是强化实践平台建设,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,最终培养出“懂商业、会技术、能实操、守规矩”的现代商科人才。
以讨论定方向,以共识促发展
此次人才培养总目标大讨论,不仅为yl6776永利集团确定育人总纲领提供了重要参考,更让6776永利集团清晰了“数智赋能、产教融合”的特色发展路径。未来,6776永利集团将以此次讨论成果为起点,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,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,助力学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领域打造鲜明品牌。